大德开示
事师五十颂
事师五十颂事
 
得受殊胜之灌顶,金刚上师之面前,
十方世界中所住,如来三时敬顶礼。
 
虽然灌顶有能成熟之因灌顶、能解脱之道灌顶与解脱之果灌顶三种,但此处指的是得受第一能成熟之因灌顶的上师,为弟子的应敬处。本颂中的殊胜是指清净之义,即依照续部中所说而如理进行灌顶。关于授予灌顶的金刚阿阇黎,《窍诀穗·第五穗》中云:“金刚即菩提心,宣说菩提心之自性世间出世间之行为者,乃为金刚阿阇黎,即上师也。” 
 
上师以及诸弟子,相同失毁誓言因,是故勇士先观察,上师弟子之关系。 
 
本颂中的勇士是指传授金刚乘教言的上师以及听受的弟子。上师在传授金刚乘教法之前,首先要慎重观察弟子是否堪为法器。同样,弟子在得受教言之前也需要详细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通过如是观察而抉择是否应当结为师徒关系。如果未经过此种观察,而草率地结成师徒关系,则上师会因为对非法器泄露密法而失毁誓言,弟子也由于不能守护所承诺的所有誓言而破誓言。正是鉴于上师弟子二者同样都会有破誓言的可能性,所以相互观察了解才是有必要的。在观察时,上师如果发现弟子不能堪为法器,则不可传讲密法。《金刚鬘讲续》中云:“犹如狮子乳,不应置土器,大瑜伽续部,切莫传非器。”见到未经观察而随意灌顶的严重过患后,彼续中又云:“十二年间需观察,若不了知久观察。” 
 
己二(观察后当取舍之理)分二:一、所舍上师之法相;二、应依上师之法相。 
 
庚一、所舍上师之法相: 
 
若想:如果需要观察所依止的上师是否具备资格,那何种人不具备上师的条件呢? 
 
具慧弟子切莫依,无有悲心憎恨害,骄傲贪执爱炫耀,不护根门之上师。 
 
具有智慧的弟子不能依止哪些上师呢?即从悲心到爱炫耀之间的所有过患样样具全的上师。无有悲心是指不愿意救度苦难深重有情的无有悲心者不能堪任密乘的善知识。憎恨是指嗔心十分强烈。害指的是言行举止喜欢损害他众或者怀恨在心。骄傲指贡高我慢,傲气十足。贪执是指爱财如命,死抓不放。不护根门即三门松懈,不守诸学处。爱炫耀是指自己稍有功德便向他人夸耀显示。此外,《金刚空行次第·第三十二品》中云:“嗔恨具谄诳,语言极粗暴,满足己功德,勿依此上师。” 
 
庚二、应依上师之法相: 
 
若问:那么,应当依止具备哪些法相的上师呢? 
 
稳重平和具智慧,安忍正直无谄诳,了知密咒续部事,具仁慈心通论典,了达十种真如义,擅长绘画坛城事, 
精通传讲密宗法,极具敬信根调柔。 
 
    稳重是指身体威仪严谨慎重。平和指语言温文尔雅。具智慧到无谄诳之间是指护持意根。根嘎酿波尊者在《大幻化网释》中云:“具智慧即是妙慧高。”安忍即是堪忍容纳作害、苦行、深法。正直是指以清净心善待关爱一切众生。谄诳是指诸如贪图名利而引发的贪心痴心任何一种皆包括在内,对自己的此等过患,想方设法予以掩盖隐瞒,本来没有功德却装出一副具足功德的模样。无谄诳即无有诸如此类的过失。 
    了知密咒续部事,根嘎酿波尊者在《大幻化网释》中特别着重地讲解了“了知密咒续部事”是指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密咒与妙药遣除魔障。巴瓦巴札在《金刚空行续·第三十二品》中解释“了知密咒续部事”时说道:“所谓的密咒是指八句等;续部指所有的妙药;事即是功用之义;了知则为了如指掌。”也就是说,上师对于依靠密咒、圣物各自的作用而息灭魔障等事均应通达无碍。 
 
    具仁慈心是希望众生远离痛苦的慈爱怜悯之心十分强烈。关于“通论典”,《金刚帷幕续》中云:“通达一切诸学问。”这里主要讲的是通晓内明中的三藏等经论之义。 
 
    十种真如:无上瑜伽续《金刚藏庄严续》最后一品中云:“二遮遣仪轨,秘密智慧灌,降伏之仪轨,食子金刚诵,猛修之仪轨,开光修坛城,即内十真如;坛城与等持,手印姿势诵,坐式火施供,加行与收摄,乃外十真如。这里已经宣说了内十真如与外十真如。两种遮遣是指诸如通过修十忿怒金刚来遣除病魔以及通过缮写系带而遣除。此续中虽然只讲了秘密与智慧两种灌顶,实际上秘密灌顶已经包括了宝瓶灌顶,第三智慧灌顶中也包括了第四灌顶,这么说来,其实十真如中已经宣说了四种灌顶。降伏是指诛灭大大小小的怨敌及其护佑者。做食子指的是善于制作诸如十五护方食子。金刚诵是指意与语金刚念诵,此外《十真如》中还讲述了许多增长咒语的念诵方式。猛修即是得受灌顶并具备誓言、戒律者由修法而得成就,如果在十八个月期间里修持仍未获得成就,则以猛修法用金刚橛来惩罚本尊。对于开光,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大家都比较明白,故不作解释。修坛城指的是,观修智慧尊者的坛城并对其供养、赞叹、趋入坛城后接受灌顶、听受开许。关于此等详细内容当从《十真如》中了解。外十真如中的坛城是指有色、无色的坛城,等持即是指加行等本尊之瑜伽修法,手印是指印持本尊的手印等,姿势指的是右伸等,坐势指金刚跏趺座等,加行是指首先进行准备、迎请等并作供赞,摄收指末尾进行祈送智慧尊者。这是让叶西宁阿阇黎在《大幻化网注释》中阐述的。根嘎酿波将加行事解释为依靠四种事业,其余三者的意义与前者相同。念诵等剩余三者容易理解,在此不加解释。《大幻化网》最后一品中所宣说的十种真如也与后面的十类相同。如果是一位下续部的金刚上师,必须要精通十种外真如;作为一名无上乘的金刚上师则必须对十种内真如了如指掌。 
 
    擅长绘画坛城是指在用线条绘制、用彩粉描画方面极有特长。关于此等内容,《大幻化网》中总结云:“稳固调柔具智慧,忍辱正直无谄诳,精通密咒续部事,擅长绘画诸坛城,十种真如皆当知。于诸有情施无畏,恒时喜爱大乘法,彼即称为阿阇黎。” 
 
  精通传讲密宗法,按照恰罗匝瓦的译文“精通讲密之上师”来理解比较轻松,意思是对传讲密宗道十分熟练。 
 
极具敬信指的是前续中所说的“恒时喜爱大乘法”。对于总的大乘法门、尤其是密乘极为恭敬,具有稳固的信心。根调柔是指以正知正念守护根门,杜绝于混乱的外境中散漫放逸的行为。 
 
具有智慧的弟子所应依止的上师要具备的此等条件,若归纳而言,则可摄为悲心强烈、于大乘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共不共乘的经论无所不知、十分精通引导有缘众生的道次第、三门防护恶行诸根调顺五种。《金刚帷幕续第八品》中亦云:“具相金刚上师尊,彼所宣说之密法,行者成就真稀奇。稳重具备甚深法,通晓一切诸学问,了知火施坛城咒,熟练开光做食子,精通十种真如事。护持声闻之行为,恭敬密乘之次第,若见有色则欢喜,擅绘坛城具念诵,摧毁一切根本罪,依靠密咒续部事,赐予世人诸安乐,依止如是真上师,何者亦莫诽谤之。”这其中已对金刚上师的法相作了广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刚帷幕续》与《戒源续》中都特别强调地指出金刚阿阇黎一定不能犯根本戒,这是必不可缺的一个条件。因此前面所说的三门防护恶行应当放在首要位置。护持声闻之行为与《金刚鬘讲续》中所说的:“金刚上师外在言谈举止遵循别解脱的行为,内心喜爱甚深真义”之义相同。所以说,具足别解脱戒的上师中最殊胜的要属比丘金刚持,沙弥金刚持次之,不具出家戒的密咒师为最下等。《时轮金刚灌顶品》中引用云:“通达十真如上师,其中比丘最殊胜,中等所谓之沙弥,在家身份最下等。”依此足以说明如理守护戒律学处并具密乘戒的比丘是修持密宗最殊胜的所依。 
 
有些人将别解脱戒视为小乘而认为它与密宗格格不入,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是由于他们对佛陀的经典最基本的道理一无所知所导致的。 
 
如果没有遇到上面所说的法相样样具备、十全十美的上师,那该怎么办呢?《修胜义续》中云:“浊世上师功过相混杂,无有何时何地无罪者,详细观察何者功德多,诸善男子皆当依止之。”正如这其中所说的那样,倘若没有得到一位具足圆满法相的上师,则当依止功德较多的一位善知识。 
 
金刚上师是一切悉地的根本,因此,诸多续部中讲述了许多上师应具足的法相。所以,想要摄受弟子的人必须了知身为一名上师所要具备的一切条件,并力求具足这些功德。对诚心想依止上师的弟子来说,也要努力寻找具全此等法相的善知识。即便是未能遇到,也要为将来能被具备圆满法相的上师所摄受而孜孜不倦地积累资粮、虔诚发愿。由此可见,了知上师的法相至关重要。 
 
同时,也必须知道所摄受的弟子应具备的条件。那么,什么样的弟子是所应摄受的呢?如《大幻化网第一品》中云:“喜爱善法与修行,恒时恭敬上师尊,平时勤供诸本尊,若具此德即弟子。”关于应舍的弟子,如云:“无有悲心怀嗔恨。”作为上师应该明白,具有此等过患以及与前述的功德相反之过患的人不能摄受为弟子。身为弟子,了知弟子的此等功过后,应当竭力断除过患、具备功德。 
 
丁二(广说依师之方式)分二:一、杜绝不恭敬;二、恭敬之方式。 
戊一(杜绝不恭敬)分四:一、杜绝轻蔑诽谤;二、杜绝扰乱师心;三、来世之果报;四、彼等之摄义。 
庚一(杜绝轻蔑诽谤)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己一、总说: 
身为弟子若故意,轻蔑如是之上师,则已轻侮一切佛,故彼恒时受痛苦。 
 
如果蔑视、诽谤具有前述功德的怙主上师,那么此人的下场必然是常常感受痛苦。 
若问:如何轻蔑上师才会受此报应呢?故意进行诋毁诽谤之人必将感受苦果。那么,何人对上师蔑视呢?当然是已经成为对方弟子之人。轻视诽谤的方式是怎样的呢?《吉祥胜续大疏》中云:“何者亦不应于令入瑜伽坛城之上师前口出不逊说:‘你是破戒之人、你懈怠度日、你是笨蛋'。”正如这其中所言,以说“破戒者”等方式来谩骂侮辱上师。所谓的令入坛城者,其密意是指所有的上师,因为在传讲续部及窍诀之前要先令弟子趋入坛城,所以并非单单指授予灌顶的阿阇黎。应当清楚的是,所有的这些过患是就轻蔑诋毁总的金刚上师而言的。如果对境是自己的金刚上师,无论如何,都必须杜绝不恭敬的态度。诚如现德巴大师在《四百五十坛城仪轨释》中所说:“所谓不应诽谤是指,即便见到上师破戒等过失,也不应当不恭敬。”所谓的轻侮一切佛,已说明了轻蔑上师而恒时遭受痛苦的原因,其理与供养金刚上师则等同供养一切佛陀相同。 
 
己二、别说: 
 
若有人问:那么轻毁、诽谤上师到底要感受怎样的痛苦呢? 
诽谤上师之弟子,患传染病危害病,中邪瘟疫染诸毒,大愚之人依此死。遭受恶王及毒蛇,水火空行与盗贼, 
妖魔鬼怪众所杀,堕入无间之地狱。 
 
前四句偈颂按照恰罗匝瓦的译文“诽谤上师大愚者,患传染病诸害病,中邪瘟疫与毒物, 依此外缘而死去。”比较通俗易懂。 
 
诽谤上师之人所要感受的果报有现世报应与后世报应两种。第一颂与“遭受恶王及毒蛇”至“妖魔鬼怪众所杀”说的是现世的报应。堕入无间狱是指后世的报应。 
 
其中传染病是指除了瘟疫以外的其它无法忍受的传染性疾病。危害指的是除了下文中的众生之作害以外其余的凶残动物的损害。病是指除了传染病及瘟疫之外的其它疾患。如《金刚帷幕续第八品》中云:“具有谄诳恶行者,若依利养邪命活,罹患肺血麻风病,死后堕入地狱等。”中邪是指中了天魔、龙魔等。瘟疫指的是那些甚至一天也不能存活的不治之症。毒即是合成毒等。对于弥天大罪的过患懵然不懂而诽谤上师的极为愚蠢之人依靠这些能致人于死地的外缘而丧命。此外,也可能遭受恶王的惩罚、被毒蛇所害,以及被食肉空行、土匪盗贼、凶神恶煞所杀,或者惨遭火烧、水淹之非时横死,并且死后也将堕入地狱之中。关于此等内容,《吉祥胜续第一品》中云:“倘若何者恶诽谤,等同诸佛之上师,彼人已谤诸佛故,恒时遭受诸痛苦。受瘟疫毒合成毒,一切空行所损害,凶神恶煞众所宰,最终堕落无间狱。” 
 
庚二、杜绝扰乱师心: 
 
何时何地永切莫,扰乱金刚上师心,设若愚者如此作,定于地狱受炖苦。 
 
  自己的一切所为任何时候也不能搅扰金刚阿阇黎的心、令其心生厌烦。假设有些愚昧无知的弟子扰乱了上师的心,则将于地狱中被煮、被焚。由于此种业力十分强大,因而确定无疑要感受果报。《般若八千颂大疏》中说: 即使是定业(这里指的是除了依靠上师所造罪业以外的其余恶业),依靠四种对治力也可得清净。关于这一点,《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阐述,诸位可以翻阅了知。此偈是从《月密明点续》中摘录的。 
 
庚三、后世之果报: 
 
佛经真实而宣说,诽谤上师之众生,长久住于无间狱,此等恐怖地狱中。 
    前文中所提到的堕入无间狱的地狱,经典续部中说是无间地狱等,其中等字包括极热地狱等十分可怖、痛苦剧烈的地狱,所有诽谤上师的人住在那里于漫长岁月中感受痛苦。这是归纳《金刚藏庄严续第十四品》与《大幻化网第一品》而宣说的。诽谤上师者,所有的护法神不予以庇护,《金刚藏庄严续》中云:“恶劣残暴大愚者,纵然去往四方处,一切智者不护佑,因其造下恶业罪,被利矛等兵刃杀。”《密集续第五品》中亦云:“纵是造无间,此等弥天罪,然入金刚乘,亦能得成就。存心谤上师,修亦不成就。”而且此续的注释《明灯论》中说:即使是造了杀父亲、杀母亲、杀罗汉、恶心害佛身以及舍弃正法死后立即堕入地狱的五无间罪以及本颂中等字所包括的近五无间罪和四根本罪的人,但依靠上师的恩德而得受圆满次第深法修持也可成佛。然而,最初恭敬依止承侍上师,通过闻思了达了诸法的深义,之后反以不屑一顾的口吻说:现在这个人还有什么用呢?以此侮辱上师,对于存心诽谤上师的此类人,甚至与之共处、以财物受用取悦的人,即便修行也不得成就,更何况说其本人呢?”此论中已明显地指出了诽谤上师的罪业比舍法与无间罪还严重。因此,续部中三番五次地强调说:此等恶行是掠夺一切悉地、令受恶趣可怖的痛苦之根源。对此,我们务必要特别谨慎。 
    平日里,我们要遵循总的因果规律而奉行,尤其是对于经续中所说的轻侮诋毁上师及扰乱上师心的深重罪业之报应的意义应当深深思维,从而对诽谤上师、扰乱师心的过患产生毛骨耸然的畏惧感,以及对由因生果的道理获得稳固的定解。如果这两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那么警惕这些恶行的谨慎也就成了空言虚语。对于轻蔑上师等罪过满不在乎,并将守护戒律抛置一旁,虽然口口声声地说修道,也只能是开启恶趣之门而已。值得提醒的是,我们必须要以护持所承诺的誓言与戒律为基础而修道。《金刚藏第十四品》中云:“何人诽谤阿阇黎,彼纵舍弃愦闹眠,千劫之中勤修持,诸续殊胜之修法,亦成修行地狱因。”《胜乐根本续第一品》中亦云:“精进入定修行者,应当恒时护誓言,失毁誓言虽得受,坛城灌顶不成就。” 
 
庚四、彼等之摄义: 
 
是故一切精勤者,永远亦莫恶言谤,智慧高超不炫耀,贤德金刚阿阇黎。 
    恶心恶语诽谤上师的过患极其严重,因此所有的弟子应当尽心尽力争取做到何时何地永远不诽谤智慧超群、广大贤善功德含而不露的金刚上师。这是以大慈大悲心谆谆教诲总的弟子,尤其是一门心思地勤求方方面面的最深法门而不晓依止善知识方式的诸位学人。不仅个人不能诽谤自己的金刚上师,即使是其他人诽谤时鼎力相助,如前所说,也会成为自己成就的一大障碍。因此,随时随地均要断除诽谤上师。《大幻化网第一品》中云:“诽谤金刚阿阇黎,甚至梦中亦勿见,何人诽谤上师尊,遭受一切邪魔擒,作诸恶劣残暴事,智者应当恒远离。” 
 
戊二(恭敬之方式)分八:一、供养供品;二、视为佛陀;三、依教奉行;四、如何对待上师之物品及眷属;五、临时的一切行为;六、身语承侍之差别;七、断除我慢;八、不能自作主张。 
 
庚一(供养供品)分四:一、为清净不恭敬之过而供养;二、供养所拥有之一切;三、如是而为之合理性;四、守护三誓言之方式。 
 
辛一、为清净不恭敬之过而供养: 
称心如意之供品,恭敬奉献上师尊,依此今后不遭受,瘟疫病等诸损害。 
 
假如曾经肆无忌惮地轻辱过上师,则以万分恭敬之心供养美味神馐,并且将自己最合心意的供品敬献上师。如是而行,前面所说的瘟疫等一切损害不会再度出现。《吉祥胜续大疏》以及《四百五十坛城仪轨释》中对于轻毁上师的恢复方法都有论述。 
 
辛二、供养所拥有之一切: 
于自誓言阿阇黎,难施儿子与妻子,自之生命亦恒献,何况不定之受用? 
 
关于自之誓言上师,有些人说是赐予自己誓言的上师,有些人说是守护自己誓言的对境上师,虽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此处依照《吉祥胜续大疏》中所说:“所谓恒时守护自之誓言,自己之殊胜本尊身语意之金刚即自己之誓言。”现德瓦大师也说是指自己的本尊瑜伽。看作与自己殊胜本尊的身语意无二无别的上师就是自己的誓言阿阇黎。为了令上师欢喜,甚至难以施舍的妻子、儿子以及自己的生 命也毫不吝惜地供养,更何况说动摇的受用、无常的财产那些身外之物呢?《桑巴札第二观察续一品》中云:“自之妻子女,仆人及姐妹,顶礼而供养,自之诸财物,智者献上师,今后我甘愿,供您作仆人,如是而呈白。” 
 
辛三、如是而为之合理性: 
若想:那么,包括供养自己作仆人在内,如是令上师欢喜,其原因何在呢? 
无数俱胝劫之中,亦难证得佛陀果,于诸具足精进者,上师即生亦赐予。 
无数俱胝劫中亦难获得的正等正觉果位,金刚乘的上师在即生中就能赐予,因此,有必要令上师心生欢喜。如是圆满正等觉果位赐予何人呢?赐予那些勇猛精进、极有毅力的殊胜有缘众生。懈怠懒散者未能成就菩提,完全是弟子自身的过患所致。“亦赐予”中的“亦”是说,既然佛果都能赐予,那么于此生中给予所有共同的悉地更是不言而喻了。 
 
辛四、守护三誓言之方式: 
恒时护己之誓言,恒时供养诸善逝,恒时亦供上师尊,上师等同一切佛,欲求无尽果位者,自之稍许悦意物, 
至极珍爱物品间,悉皆供养上师尊,供养上师即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供养上师乃福田,积累资粮成佛果。 
 
    自己的殊胜本尊之身语意的瑜伽修法即是誓言,对此应当恒时守护。所谓的恒时,现德瓦大师解释为安住于无尽的善法与所护持的戒律中,如如不动。为了圆满资粮,应当恒时于金刚萨埵 等一切善逝前供养遍布虚空界琳琅满目的内外供品。同样,也要敬献上师。因为上师是与诸佛相同的福田。“亦供”中的亦字是说凡供养诸如来的供品同样也要供养上师。概括而言,以如前所说的曼茶、内外所有供品以及一切财物,恒常供养上师。《金刚藏第四品》中亦云:“具慧金刚之弟子,倘若欲求诸安乐,当以信解心供养。若心中想未供养,或已承诺未供养,则定投生饿鬼界,以及地狱毁自己。”无尽果位是指获得如虚空般无有穷尽的法身果位。诚心希求此果位的弟子从自己稍微合意直至特别珍爱的物品之间尽己所有均供养上师。上师为了断除弟子的贪爱之心也应当欣然纳受。《桑布札第二观察一品》中云:“尽己所有喜爱物,以无贪求之净心,悉皆供养上师尊,上师亦具大悲心,为遣弟子之贪执,以利彼心而接纳。” 
 
    如是而行之功德:恒时供养上师等同恒时供养一切佛陀,圆满福德资粮,通过不断积累资粮,尚可迅速获得正等觉果位的殊胜悉地,至于其它的成就更不必说了。当然,修行者所希求获得的成就,从无因以及不符之因中不可能产生,而必须依赖于相同之因。所谓的相同之因即是多积资粮,而资粮也只有依止上师才能轻而易举地圆满。所以说,金刚上师是积累资粮的殊胜福田。《五次第论加持品》中云:“舍弃一切供养后,唯一供养上师尊,令彼生喜将获得,遍知殊胜之智慧。供养至高无上者,上师金刚萨埵尊,彼者有何未积福?有何未修之苦行?” 
    本颂中从“是故一切精勤者”到“积累资粮成佛果”之间除了第六偈颂以外均是选自《吉祥胜续第二品》,第一颂与第五颂则出自《金刚帷幕续第十三品》。 
 
己二(视为佛陀)分二:一、视为佛陀;二、于师身影等亦禁止不敬。 
 
若想:那么,是不是上师所吩咐的一切事都要成办呢?不一定,虽然上师所吩咐的事是合理合法的,但若自己实在无能为力,则将不能做的理由原原本本、清清楚楚地向上师说明,这么一来,虽然未办也无有过失。假设上师所吩咐的是非理非法之事,如前一样,将事情的缘由向上师讲清楚,则不必去做。嘉花札巴在《吉祥密续总仪轨精华庄严品》中云:“吩咐不善业,陈述而放下。”《戒律根本论》中云:“若说非法当制止。”《宝云经》中亦云:“于善法随从而行,于不善法不随而行。”如果上师强迫性地让你做违背三戒等等不如法之事,虽说不去执行,但无论如何绝对不能以此为缘由而对上师生邪见以及信口开河指责上师的过失等。相反,对于上师所吩咐的如理如法之一切事,均不能违越。应当尽已所能、全力以赴地去成办。因为共同、殊胜二悉地、人天善趣以及所需求的安乐等一切的一切均是由依止上师而得。而上师的言教是加持弟子必经之路的主要入门法。因此,作为弟子,万万不要违背上师的言教。后面这一偈颂是选自《月密明点续》。关于违背教言的过患,《金刚帷幕续第八品》中云:“尔时得受胜灌顶,弟子若违师言教,此世之中亦受苦,后世之中堕地狱。”对于二种悉地依靠上师而得这一点,《金刚帷幕续第十五品》中云:“众生导师阿阇黎,一切佛陀皆赞叹,彼为吾等之父母,心中如是作思维。如此而行何以故?一切善逝佛宣说,金刚心与正等觉,金刚法与威严尊,马头明王之悉地,依靠上师不难得。眼药成就与神行,宝剑成就及土行,丸药成就与飞游,隐身以及金丹术,此等共同之成就,依令师喜速获得。是故上师之面前,一切善逝降临礼。” 
 
己四、如何对待上师之物品与眷属: 
 
上师财物护如命,师爱之人亦如师,师之眷属如亲友,专心致志恒思维。 
 
无上密乘共同十四条根本戒   
   
  作者:堪布赤诚罗珠 
 
  内心诽谤或欺侮,以及扰心三上师,诸罪门中此最重,是故彼者初宣说。善逝教言明取舍,上师已说自了知
  若其轻毁行逆品,则成违教二条也。若嗔总远近内友,恨嫉欺侮等三条。若思众生离诸乐,内心舍慈四条也。
  非时若以染污心,故意泄精于众生,舍发菩提心五条。若谤寻道外道宗,以及入道声缘宗,大道大乘宗六条。
  非器非圆非仪轨,失毁畏深五者前,若密传说违七条。欺侮诋毁使生苦,五蕴五佛即八条。基道果性本清净,
  生疑牵引即九条。虽具降伏十怨力,不伏仁慈即十条。分别衡量有无事,离名等义十一条。不利引诱不护心。
  具三信众十二条。资具受用誓言物,应时不依十三条。称快正后面讥毁,总分智女十四条。
 
  第一条 也是最严重的一条,就是对金刚上师不能生嗔心,不能诽谤金刚上师。在密乘本来有六种上师,在这里主要指重要的三种上师,一是给自己灌过任何密乘顶的上师。在密乘二是讲大幻化网续部的上师;三是赐窍诀的即讲大圆满之类修法的上师。在密乘里这叫三大恩师,在密宗里再三要求在没有依止上师之前应该首先要观察诀择,观察好后再依止。若依止上师后不论上师有无功德都不能诽谤,不能生起嗔心。否则犯第一条戒。这也是十四条戒中最严重戒。如果犯此戒而失去金刚上师的话,想忏悔以后也没办法忏悔。这是因为密宗的忏悔方式是依靠金刚萨埵之类的本尊或依靠一种坛城,而观想时将本尊及坛城的主尊的主体就是要观想为自己的金刚上师,现在已将金刚上师拋弃了,也就没办法忏悔了。并且从此传承也就间断了,如果这个人再去传法的话,所传也全都成为非正法,清净的传承就间断了,从他以后每代的传承就都是不清净的传承,后人再修再求也得不到任何成就。密宗里特别是要着重传承,着重于从金刚手到根本上师之间这些传承的清净。如果在此间有一个人犯戒主要是犯此条的话,传承从此就受污染, 后面修这些法的众生也得不到任何成就。 
  所以在密宗里能否得到成就的主要因素就是对金刚上师的有无信心的差别。对金刚上师有上等信心就能得到上等的成就,有中等信心就能得到中等的成就,如果有下等的信心他也就能获得一个下等的成就;若根本没有信心的话,他就根本得不到成就。所以对金刚上师不能诽谤,不能生嗔心,不能起邪见。如果在自己不清净的现象外现时,也许会生起邪见,这时要将这些都看作自己的过失,要看金刚上师是真佛,绝对不会有这样的过失,这些都是我业力的现象,不论在实际上是否是金刚上师的过失,在修行时都必须这样做。因为要依靠金刚上师成就,不这样生起信心的话就没办法成就。如果要想得到成就,就必须这样观想。在见到金刚上师的任何行为、见解有过失而生起邪见时都要这样对治。但在没有接受灌顶、没有听法前不用这样,而应先观察, 若有过失的话就是他的过失,不用将他的过失看作自己的过失,这时就可以不依止他。在《大幻化网》灌顶后他的续部的颂词就是有二种誓言,一条是关于金刚上师的戒,第二条是密乘不往外传。本来《大幻化网》中有很多其它的戒都没讲,却只讲了这二条,可见其特别重要,此中金刚上师的戒更重要。
  第二条 是诽谤佛法和金刚上师的吩咐。 比如在佛经里讲的戒定慧三个学处的戒中,佛说需要做的就去做,佛说不能做的就不去做,这样按佛所说取舍,否则如果释迦佛虽说不能做,而自心想做了以后不会有过失,去做的话就犯了第二条戒,
  第三条 是金刚道友的戒。本来不论何宗派所有学密乘的都叫金刚道友。对他们最好别生嗔心。但生起嗔心的话这也不是最严重的过失。若生起嗔以后吵架、打架、打骂金刚道友的话犯第三条戒。这条很容易发生,对此应该特别小心,人若在一起,如果全是圣众的话不会产生矛盾,若不是圣者是平凡人的话,不论在家团体、居士团体还是僧众,往往就会产生一些矛盾,以此就引起要打架、吵架。其中在同一金刚上师前受灌顶或同一坛城里受灌顶的叫近金刚道友,近金刚道友之间如果生嗔打架吵架的话就不象是对一般的金刚道友而特别严重。所以咱们在这一次、前一次和将来会一起受很多灌顶,人与人在一起永远不生一点矛盾、不生一点嗔心是不易做到的事。如昆心里生起嗔心的话最好口不能骂,手不能打。 
  如果因为咱们无始以来的习气能力太强无法控制而犯戒的话,就要立即互相忏悔,最好在犯戒的四小时之内忏悔,否则时间越长就越严重。如果从吵架起四小时之内忏悔很容易,犯戒也不是很严重。若过一天一夜、一个月、一年、二年,就越来越严重,过了三年后,再忏悔的话,就不能完全清净。过了三年后若依靠金刚萨埵的修法等忏悔方式忏悔的话,也许以后不会堕地狱,但他就已成为犯了密乘戒,成为严重的破誓言,这一世就没法再受密乘戒,不能再参加任何灌顶,如果他人不知道,自己就去参加的话,这个灌顶对自己不但没有好处,而且又造了一个很严重的盗法罪,所以密乘戒非常严重,犯后应立即忏悔。
  第四条 是对众生失去了慈悲心,主要是慈心。比如今天和一个人吵架或打架,这时就生起这样一个念头,这个人从现在起世世代代当中我能够渡他的话也不渡, 这个人若堕地狱里我会很满意的话,叫做失去慈心。不用对所有众生, 只要对任一众生生起这样念头立即就破第四条戒。此戒是属心所造,不用身口去做, 以前世世代代所受灌顶现在就是已没有了,只要心里一想就立即犯戒,就要马上忏悔,忏悔后重新受灌顶。而第三条仅心里生一嗔心的话还不算完全犯戒,手还要打,口还要骂才算完全犯戒。 身口所作的这些犯戒在什幺时候做完说完立即就犯戒。仅是心作的话,四小时之内还不算犯戒,若在四小时之内忏悔的话,以前的戒还没有破,不用重新受灌顶。若身口已做,在四小时之内也很容易忏悔,但在忏悔完了以后要重新受戒。
  第五条 是对一切众生舍弃世俗菩提心,先是自己发愿渡一切众生成佛,但以后又以各种原因不想渡众生或不想成佛,生起我从现在起不渡众生,或是众生很难渡我不想渡众生了,或佛果很难得从现在起我不想成佛的念头,犯此戒。
  第六条 是诽谤他人的教派。比如作为宁玛派觉得红教的见解、行为等各方面都是很了不起、很殊胜。其它所有教派都不是这幺殊胜,而且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过失。若这样想并给别人讲的话就犯第六条戒。如果是为了渡化一些特殊众生的需要有很大的方便的话,如讲不犯戒,否则以嗔心或贪心这样的讲的话就为犯戒。
  第七条 是密乘里所讲的这些很秘密的行为和见解不能随便公开,否则就犯此条。如果对根本没有受灌顶的人讲的话,不论他是否生邪见都为犯戒,另外对以前得到灌顶而现在不想学密宗退回去的人也不能讲,如果他又生起信心再入密宗受灌顶的话可讲,第三种是对虽受戒也非退回,但是犯戒后不愿忏悔的众生不能讲。
  第八条 是口不能诽谤自己的身体,没有必要时不能让这个身体受苦。在这里不能误解。本来在显宗里说这个身体是一切痛苦的根本,是不清净的。 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也说人的身体集中了三十六种不清净的物质, 而这里是以胜义谛的见解说一切法是清净,万法是佛的坛城,这样的话我们的身体也应该是佛的坛城,应该是清净的,这是密宗的见解。若反对这个见解,说人身怎幺会是佛的坛城,人体不会是佛的坛城,人体不会是清净的,五蕴不会是清净的,五蕴是四谛里的苦谛,也是集谛,应该断除,这样究竟执着的话是一种犯戒。也不能误解,不能让身体受不必要的苦,为了修法、为了解脱,吃苦不是过失。有过失的是有些外道觉得这个身体毁灭之后就再也不用流转于轮回里,而在四边烧四堆火和空中的太阳合称五种火,在五种火当中把自己的身体烧焦火供,和没有必要时砍掉自己的手足、手指等行为犯此条戒。而为了修法受八戒,过午不食、断食等苦行不属犯戒。修法时一点不吃苦就能解脱是上等根基,他从无始以来就积累了很多资粮,有很多福报,所以此生就不必吃苦就可以成佛。而对于初期学佛的人和似咱们一类的人以前就没有福报,现在又不增福就这样象国王一样坐着的话,以后就会越来越下堕而没法成佛。所以为了学法吃苦是应该做的事。本来咱们无始劫来为了世间的圆满毫无意义地失去了无数的身体、吃了无数的苦,同时还种下了一种很恶的种子,这个种子再成熟时我们还要继续吃苦。如果我们为了修行能够吃这些苦,为了追求世间法在一生中所受苦的话就能得到解脱,这是在续部里讲的。我们现在为学法吃苦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们以前就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越吃苦,苦还越长越无边,现在我们为法若能吃很小的苦就可清净在地狱里很长的时间所应受的痛苦。所以我们不能误解此条。
  第九条 是对密宗生起怀疑。密宗在基道果等方面都讲了一些很深奥的见解。比如讲了一切法都是清净,众生也是佛等。对此若不能理解,而想若这样那为什幺要解脱?为什幺要学道?或讲密宗里虽然这样说,但是一种不了义的事,是一种渡化众生的方便。实际上不是这样,是不清净的,这样生起邪见或怀疑就犯第九条戒。我们应当观想密宗里讲了一切法是清净是空性,虽然咱们现在没有体会,没有达到这个界限,还没有证悟这个密宗的最究竟见解。但是密宗里的一个密义,是佛菩萨所说的,即使我不知道,这也一定会是真正的,一定是了义的,只是我自己还没证悟。
  第十条 此条戒平凡的众生不会犯。 因为密宗里有九种众生不是一般的渡法而是依靠愤怒的方法渡化。比如对众生有很大的害处,对佛法有很大坏处的众生,如果以其它方式根本没法渡化时,这些瑜珈士暂时依靠愤怒的方式渡他。从外表上看就是以禅定的能力杀死他,但实际上不是杀而渡这个众生。因为任他这样造业的话,他将永远不能从轮回的苦海里出来。再说对众生对佛法也有很大的危害,所以瑜珈士,大持明者就以愤怒的方式强迫渡化让他往生佛的清净剎土,使他不能继续造业,以后也不用堕地狱里。如果这个成就者不能让他往生净土的话就不允许杀死这个众生。 我们现在没有这种能力,密宗也不强迫你这样渡这个众生,所以我们不会犯戒。现在我们发愿,愿我们很快就能将很恶的这些众生以这种方式渡化就可以了。
  第十一条 此条戒密宗里与中观里讲的相似,说一切法是远离一切边戏的空性。但有的人不理解而说密宗虽然是这样讲的,但这是不了义的,实际上一切法不会是空性而是实有。一切法如果是空性的话怎能成佛?因果的关系怎能建立?而生起这样的邪见说一切法不空,则犯此条。
  第十二条 此条戒是伤害众生的心,这个众生不是一般的众生而是指对密宗有信心的这些众生,伤害他们的心,伤害就是一种伤心的方式。如他如果求法求密宗方面的法,在没有什幺违缘,没有其它原因,没有其它必要,在传法等的一切条件和因缘都具备的情况下,不传法而说恶语、粗语伤他的心,使他对密宗失去信心的话,就犯第十二条戒。
  第十三条 是不接受密宗的甘露等法器。在密宗里有五甘露、五肉、天灵盖等很多特殊的法器。如果对其生起邪见,如对酒肉执着为很不清净的饮料和食品,执着天灵盖是人的骨头是一种很不清净的东西,所以就不敢用,不想用、不想接受这些、觉得这些很肮脏,是不能接受的东西的话,就犯此条。对此也应详细了解,否则会产生误解。这是因为酒肉等这些在现象上讲的话就是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但在本性上酒肉与我们觉得比较清净的蔬菜等一样都是清净的,在胜义谛当中讲的一切法都没有清净和不清净的差别。如果执着酒肉等不管在名言中还是胜义谛当中它们究竟的本性是不清净的即犯戒。密宗里不是首先就教我们初期学密宗的饮酒吃肉,而且也不允许饮酒,不用吃这些肉。五肉有马肉、象肉、虎肉等佛在世时印度一般人不会将这些肉做食品的,这些叫不清净的肉,而修行到一定层次的瑜珈士为了打破自己的清净和不清净的分别心,就专门使用这些。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这个境界,也不能打破。我们在名言中就可以分别也应该分别,清净的就是清净的,不清净的就是不清净的,磕头行善等应该做的就做,不应做的杀生邪淫等就不应做。若说一切是清净就什幺事都做的话就是堕金刚地狱的一个重要因缘。现在咱们不能用,也不应该用五肉甘露。 现在我们秘密灌顶时有一些经僧众加持过用药材作的甘露丸,吃这个代表五肉甘露,但我们心要知道一切法在本性上是清净的是平等的,再发愿我现在不能受用这些,祝愿我很快就能够接受这些密宗的殊胜法器及甘露,祝愿我的这些分别念很快能够打破。如果现在就用的话,这不但不是密宗的行为而且是犯戒。所以会供时有酒有肉,但不能喝,只要用手指在酒里沾一下,作一个饮酒的动作就可以,如果饮酒的话,无论是会供还是其它情况就是犯戒,这样就可以免犯密乘戒也可免犯别解脱戒。
  第十四条 是不能诽谤空行母。因为空行母中有金刚亥母、度母等的化身,所以就不能总共诽谤空行母。诽谤时如果空行母听到就是犯戒。没有听到的地方说一点不属犯戒。对这些空行母生嗔心说她们的过失以后,她们知道就犯戒。
 
  前面的十四条戒不论是幻化网,大威德,密集金刚,时轮金刚等而是一切无上密乘共同的戒律。不犯此十四条犯其它戒的话不是没有罪过,但马上忏悔能够清净,若犯这十四条戒的话就比较严重。但密乘戒不象别解脱戒犯后就不能再受,而是如果没有超过三年,在三年之内忏悔,可随意再受。我们就这样时时观察自己的心,现在咱们得到了密乘戒如果不护持的话就不会得到解脱,咱们在无始以来造了很多业,现在就总结一下,从早晨起床到现在这一天中我种了多少善根,造了多少恶业? 如果这一天中全都是恶业犯戒的话,就立即忏悔,并发誓今天浪费了许多人生还造了很多业,但我明于绝对不能这样做。如果恶业较少行善较多的话就随喜自己的功德,今天我做的较好,有意义,明天我还要这样做。每天当中就这样观察。得到灌顶若犯这密乘戒的话,不但今生不能得到解脱而且又种下了一个更严重的罪过,要堕地狱里住长时间,但最后我们得此灌顶还不是没有意义。当他在金刚地狱里将很严重无边无际的痛苦受完之后就立即由金刚手这位愤怒金刚来渡化,就再不用流转,成佛时也不象显宗,而是立即成佛。如果没有得到灌顶的话,这个众生的轮回就是没有边际。不论怎幺讲,得到灌顶就是有意义。